4月20日7:30分,海爾·2025青島馬拉松如期開賽,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0名跑者匯聚青島參加比賽。今年比賽延續以往經典賽道,貫穿市南區與嶗山區沿海一線,途經五四廣場、棧橋、奧帆中心等經典地標。據統計,今年青馬總報名人數達到178896人,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增長6.8萬人,增長率62.7%。
一場馬拉松,“燃動”一座城。近年來,參與性廣、趣味性高等諸多特點為一身的馬拉松賽事受到越來越多人青睞。自2017年創辦以來,青馬從最初的單一路跑競賽,逐步發展成為綜合性品牌賽事,成為跑者心目中的“必跑賽事”。值得注意的是,在青馬舉辦前夕,由于參賽包和“羊毛包”過重,廣大跑友一個勁兒地“曬”:里面除了包含各類必須品外,還有青島特色周邊產品等物資。#2025青島馬拉松參賽包#的詞條火出圈,不少網友也表達了羨慕之情。
此外,在保障服務方面,青島交警、城管、公交等部門和單位全力“領跑”青馬保障工作,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累計提供服務超2.4萬小時。無論是在奔跑中的跑友,還是在家中看新聞關注賽事的市民網友們,皆被馬拉松的氛圍所感染。
在大眾崇尚運動的今天,越來越多意識到健康重要性的人正悄然改變生活和消費習慣,為健康“買單”成為新潮流。跑步,這項看似低門檻的運動,實際上在不斷釋放著大效應。
“跑完一場馬,愛上一座城”。城市為馬拉松賽事提供了極佳的環境,馬拉松賽事激活城市“賽事+文旅”的新業態,賽事與城市間一場美好的雙向奔赴,在彼此成就中生動創造城市效益。有數據顯示,一日比賽、多日停留,一人參賽、多人消費,馬拉松全面帶動了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樣消費需求,直接拉動了青島餐飲、交通、旅游等行業的發展,一場馬拉松就創造了3.49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
青島馬拉松賽事不僅展示了青島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還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城市經濟動能提供新的活力。為期三天的青島馬拉松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總規模2萬平方米,涵蓋體育服裝、體育科技、體育服務、運動健康等行業,除了參賽選手外,也面向體育運動愛好者和市民開放。而品牌的深度融入,給青馬賽事同樣也帶來了獨特體驗:據本次青島馬拉松組委會發布的名單顯示,在青島本地企業贊助商中,既有海爾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業,也有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本地新銳品牌。借賽事之風,青島品牌融入競技體育精神,向世界遞出名片,形成品牌與城市共舞的局面。
從賽事寥寥無幾,到現在遍地開花;從名額數月才能報滿,到如今一“簽”難求,馬拉松“跑”出未來新天地。大型賽事的舉辦過程,考驗城市的規劃能力、建設水準、管理技能、智慧程度。如今的“馬拉松熱”絕非偶然,這不僅得益于運動愛好者旺盛的需求,更離不開眾多城市的主動布局和積極發力。“跑馬如人生”,未來青島馬拉松賽事的探索上,也可以向北京、武漢等城市學習,但需要注意的是,辦好比賽還需避免“內卷”,不要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只有多方珍視馬拉松運動的價值,盡心盡力保障每一場比賽順利完賽,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跑步是全方位的美好。”跟著賽事去旅行,在“中國最美賽道”上,每一位跑友不僅遇見更強的自己,更能遇見更美的風景,留下難忘的美好記憶。奔跑向前,在馬拉松跑道上,更在生活的每一天。期待下次青島馬拉松能夠給跑友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美好。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