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國際健康生態谷小區的業主們遇到了煩心事,小區三元每平方米的物業費與服務嚴重不匹配,電動車棚不足、垃圾清理不及時等問題頻出,他們覺得物業費花的實在是太冤枉了。
業主王先生:“這是小區的東門,我們是2021年10月份交的房,到現在沒有開通,就是用這種簡易的圍擋擋了一下,前兩天大風全都刮倒了,小區業主不停的找物業,于是物業又給這么簡易的糊弄了一下。”
業主:“小區物業費標準沒達到,收的高了。小區就沒有那么多設施,也沒有服務。”
在國際健康生態谷小區門口,業主紛紛向記者吐苦水。業主說,小區是2021年10月份交付的,物業費是每平方米三元,這樣的收費標準遠高于當前的服務水平。
業主:“整個小區就只有一個電動車充電樁,已經多次反映,物業說再建一個,到現在始終沒有建。”記者:“我看這充電樁有的還壞了是吧?”業主:“目前只有兩個好用,再一個問題,普通小區有垃圾房,那我們高檔小區更應該有,草坪現在都已經枯死了,夏天的時候也是這樣。”
業主:“這就是我們小區地下車庫正門,已經交房三年多,到現在都沒有開通。”業主:“交房的時候,物業承諾的24小時熱水,承諾的醫養等配套現在都沒有實現。”
現場記者看到,小區內確實有配套設施出現了損壞,沒有維修的情況。小區的東門也只是用了圍擋簡單的攔住了,地下車庫進出口也被鐵皮圍擋封擋,處于閑置狀態。按理說,高額的物業費本應該換來優質的物業服務與完善的設施維護,可現實卻令業主大失所望。
業主:“按照合同,如果物業的服務質量能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業主也愿意交,畢竟買房的時候,該小區打造的是一個高端住宅小區,但是現在,讓我們心里感到心寒:熱水用不上,物業費還要交那么多,心里感覺屈的慌。”
這個情況小區業主們也沒少找物業和上級部門反映,但是始終沒有解決。
業主:“這個項目只是華潤下邊的很小的項目部,現在是在虧損狀態運營,所以這個物業經理很多事情也決定不了,目前已經進入了惡性循環階段,收不上物業費,小區設施沒錢維修,業主大家心里有怨氣,也不愿交物業費。山馮社區居民委員會稱我們的小區收費建筑面積不超過10萬平方米,所以物業可以按照最高標準進行收費。但既然按照最高標準收費,那物業的服務也應該和收費標準對應起來。”
業主說他們的訴求也很簡單,要么降低物業費,要么提高物業服務質量。那么事情是不是真的像業主所說的這樣呢?在采訪的過程中,碰巧遇到了物業經理。
國際健康生態谷物業經理劉經理:“我們公司是有嚴格的發言人流程,我們會通過新聞發言人來聯系你,包括你提的問題都會做好記錄。”記者:“一般什么時候能回復?”劉經理:“一會電話通知你。”
于是,記者去了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山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了解情況。
工作人員:“去找社區書記了解情況。”記者:“通過社區了解的情況,物業服務達不達標?符不符合3塊錢一平方米的物業收費標準?”
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山馮社區黨支部書記:“關于收費標準,我們說不明白,但是下一步我們社區將繼續督促并指導國際健康生態谷物業提升服務標準,爭取給居民一個滿意舒適的環境,關于降低物業費的訴求,我們再和物業溝通。”記者:“幫忙督促一下,因為業主買個房也不容易,物業費也挺高,盡量讓大家都滿意?”黨支部書記:“好。”
在截稿前,記者并沒有收到國際健康生態谷物業相關人員的回復,生活在線節目也將持續關注。
整理自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欄目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