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20日訊“商品頁面標注著假一賠十,我自己去線上App鑒定后平臺反而不認同我的鑒定結果。”近日,市民王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反映,自己在某網購平臺一家名為越洋無限美妝海外專營店購買的四瓶護膚品均為假貨,提出全額退貨退款后被拒絕,稱要扣除稅費以及運費合計200多元。
“因為每天都可以領取一張九折的優惠券,所以我是分四天購買的。”從王女士提供的訂單截圖上,信網看到她購買了兩瓶海藍之謎的修護精萃水和希思黎的全能乳液,四筆訂單的總價將近2000元。然而,當所有商品到貨后,王女士分別將這兩個品牌的護膚品放到得物App以及維鑒App上進行了鑒定,鑒定結果顯示為假貨——不符合正品工藝。隨后,王女士又將這幾瓶護膚品帶去了自己常去的線下店鑒別,得到的結果也是不符合正品工藝。
“我向平臺提交了鑒定為假貨的截圖,但是商家和平臺并不認可我提供的鑒定結果。”王女士直言,雖然商品頁面明確作出了店鋪商品支持假一賠十的承諾,但是自己并不要求賠償,只想能夠全退款。在協商過程中,王女士先后接到過三個客服專員的電話,但均表示必須扣除稅費和運費的金額,每單約50元,“商家售假應由商家承擔責任,不應扣除我的費用。”
“商家售假,我已經不要求十倍賠償了,只希望能給我全額退款,再報銷我的運費和鑒定費用。”針對王女士反映的情況,信網聯系了該網購平臺,反映相關情況后,客服表示會有專人在24小時內回復,信網并未收到回復。
截至發稿,信網收到了王女士的回復,她稱平臺已經為她全額退貨退款。
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對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沒有明確規定關于稅費和運費的具體規定,通常情況下,除非合同中有特別約定或者法律規定,否則經營者不得無故扣除消費者的合理支出。因此,在沒有其他特殊約定的情況下,網購平臺不應該扣除王女士的稅費和運費。如果商品確認為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有權要求退還購物款項。至于是否需要支付退貨產生的運費,一般而言,如果是由于商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導致退貨,所產生的運費原則上應由賣方承擔,除非另有約定。”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曹嚴龍律師對此表示:“若確實為產品質量問題,無論是運費還是稅費都理應由商家承擔。在鑒定化妝品真假時,若商家和平臺不認可鑒定結果,只能尋求品牌方的鑒定,但是由于很多品牌都是找工廠進行代加工,因此也很難認定產品為假貨或質量不合格的情況。若品牌方無法出具正規的鑒定結果,建議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求助,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確定一個雙方都認可的鑒定方式。”(王夢婷 趙彥閱)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信網推出系列報道,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信網,我們一起共筑滿意消費。
1 撥打信網新聞熱線:0532-80889431;
2 通過信網官方微博:@信網;
3 通過微信公眾號:信傳媒(xinwangquanmeiti)、有好信兒(qd-yhxin)。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