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中秋節,各地月餅開始陸續上市銷售。有媒體報道,今年線上線下的月餅禮盒,最高價普遍定在499元。有些售價499元的月餅禮盒卻還要支付190元到600元不等的高額運費。
“天價”月餅降價,是因為自8月15日起,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實施。按照這一新規,月餅的包裝層數最多不能超過3層,包裝材料不得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
此前,4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強調月餅禮盒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最關鍵的是提出要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要求經營者相關交易信息保存2年,以備有關部門依法查核;發現涉嫌違紀違法問題,按權限移送紀檢監察、司法等機關處理。對于499元這一定價,正好在500元紅線的底下,商家打監管的“擦邊球”,可以避開相關部門的重點監管,這一行為讓人哭笑不得。
食品是用來吃的,“天價”月餅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也讓消費者花了冤枉錢,伴隨月餅價格趨高,也興起送禮收禮的不良之風,加了名貴餡料的天價月餅被當成眾人攀比的工具,不少商家為了迎合廣大消費者“面子”需求,生產了許多“天價”月餅,月餅本身的意義被消耗殆盡。
“天價”月餅仍在變相銷售,除了暴露出監管死角,也說明“天價”月餅在消費市場仍有需求。所以,監管人員應嚴格實行《公告》中的監管要求,包括嚴格執行包裝強制性標準,不得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嚴格規定月餅包裝價格,加強月餅券等提貨卡券的監管,對豪華酒店、電商平臺等渠道進行監督檢查……這些措施上的組合拳,將最大限度封堵企業鉆漏洞的機會,“天價”月餅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500元單價紅線,商家與其靠“抖機靈”逃避監管,不如把心思多花在如何提高月餅的口味和品質上,推出更多價格親民、口味上乘的好食品。
“天價”月餅亂象要完全杜絕并非簡單的事。治理過度包裝,讓月餅回歸本原,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不僅僅需要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其次,消費者自己食用或走親訪友時,也應當自覺選擇購買簡約、適度包裝的月餅,拒絕為過度包裝買單。最終讓傳統佳節回歸本真,讓月餅回歸“吃”的本質。
信網評論員 胡晨薇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