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新了山東|意念御機“讀”你所想!山東腦機接口讓科幻照進現實
編者按:
改革創新,是山東全年“置頂”的關鍵詞。
從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到全省上下錨定十項重點改革、布局新質生產力,山東以刀刃向內的勇氣與破繭重生的智慧,在改革深水區蹚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為全景展現齊魯大地創新發展脈動,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上新了山東》欄目,以“新”破題、以“上”立論,聚焦山東新發展、新變化、新成就,以“網感視角+深度敘事”為特色,通過多重角度、多元形式解析山東高質量發展的“上新密碼”,帶讀者沉浸式感知一個既厚重又“潮”出圈的新山東,立體呈現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蓬勃氣象,讓世界看見山東力量。
從千年智慧到未來科技,山東正在打破“思維”的邊界。
還記得《阿凡達》中用意識操控克隆體的神奇橋段嗎?或是《黑客帝國》里腦后插管直連數字世界的震撼畫面?這些曾被視為天馬行空的科幻設定,在齊魯大地上演“現實版本”。
作為前沿科技革命和尖端科技集成的標桿,腦機接口技術開啟了人機交互的新紀元。從醫療應用到智能生活,山東正在“腦機接口”這條未來產業賽道上加速奔跑。《上新了山東》本期聚焦“腦機接口”這項黑科技,帶您解碼“意念控制”背后的科技密碼,感受山東人的“賽博日常”。
意念操控無人機,打字“所見即所輸”
山東黑科技為大腦“聯網”
這幾天,“人機共生”的終極命題,接連有了山東解法。
4月1日,在濟南高新區山東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人員展示了令人驚嘆的腦機交互場景:意念操控無人機,佩戴腦電采集設備的研究人員僅需凝視屏幕,就能精準控制無人機編隊完成上升、下降、平移乃至翻轉等復雜動作,響應迅速且動作流暢。
除此之外,腦控打字系統還能實時識別用戶注視的字母或符號,實現“所見即所輸”。該技術打字速度可達每分鐘20個字符,準確率高達94.4%,為語言障礙患者提供了革命性的溝通工具。
不僅如此,在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戴上腦電帽,穿戴上外骨骼,通過意識發出指令,外骨骼便可以帶動雙腿行動。這項技術能夠幫助下肢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恢復行走能力。
山東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融合腦科學、類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腦機接口領域持續取得突破。如今,該院的腦機接口產品成功應用在301醫院、齊魯醫院等醫療機構。
緊接著第二天,一場省級重磅大會再次提及“腦機接口”,傳遞利好信號。
4月2日上午,山東召開全省科技創新推進會,會上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一流科技創新生態的意見》。為推進重點任務落細落實,省科技廳會同有關部門圍繞科技創新企業生態、人才生態、金融生態、研發生態分別制定了《關于全面支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等4個配套文件。
《措施》明確提出,優化頂尖人才引進“一事一議”實施機制,重點支持龍頭企業以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面向全球搶引頂尖人才和標志性領軍人才,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迭代升級。為了營造好科技創新產業生態,山東還將出臺文化與科技融合、腦機接口、量子科技3個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無縫對接。
幾天后,青島為腦機接口再添“一把火”。
4月7日,青島啟動首個“具身智能”醫療項目。該項目由鈺仁醫療牽頭,計劃總投資1.7億元,將通過產學研協同在腦機接口等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具身智能相關產品在大健康領域進行應用,將研究成果用于慢病管理、睡眠障礙、抑郁焦慮、術后康復以及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等方面。
把思想“讀”出來,讓意念“動”起來。一周時間腦機接口幾度“上新”,如此密集的頻率,持續刷新著人機交互的想象邊界,讓人們再次看見山東厚積薄發的創新活力。
自主研發、聯動共建
解鎖腦機接口的多種打開方式
什么是腦機接口?通俗地講,腦機接口就是在人的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搭建起一條傳遞信息的“高速公路”,不通過手和嘴就可以控制外部設備,將大腦信號翻譯成機器能“聽懂”的指令,真正實現“意念控制”。
跳動的腦電波曲線里,藏著山東未來產業的創新密鑰——
智能康復:世界首例、填補空白!
腦機接口改變數十萬人的“生命界面”
走進泰安的山東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的腦機交互實驗室,科技感十足的康復場景令人眼前一亮:在腦機交互實驗室,智能康復系統、智能睡眠艙、智能機器人,專業幫助腦卒中患者康復的智能化設備應有盡有……
該企業主要從事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研究及產業化,自主研發了多款填補國際空白的腦機接口康復產品,率先獲得世界首例腦機接口領域醫療器械注冊證,處于國內腦機接口醫療產業化的領軍地位。目前,腦機接口系列產品已被400余家醫療機構臨床應用,為超過數十萬人次提供康復治療服務。
再往前追溯,就在今年1月,腦機接口場景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大會暨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人機交互腦機接口傳感器研發與應用”啟動,由山東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牽頭,這是山東在腦機接口技術領域的一次重要布局。
醫研融合: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
腦機智能醫療應用有了“聯合實驗室”
在腦機接口領域,威海亦有所行動。
2月15日,浙江大學腦機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與威海市立醫院共建的“腦機智能醫療應用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作為威海市首個專注于腦機接口醫療應用的創新平臺,聯合實驗室將圍繞腦機接口技術在神經系統疾病康復、神經調控治療等方面的應用展開研究,計劃在未來3-5年內建立一套完整的腦機智能醫療應用體系,推動腦機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主動布局!山東打造腦機接口創新生態圈
年初至今,短短百余天內,“腦機接口”便成了政策高頻詞。
3月1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專門為腦機接口新技術價格單獨立項。這一政策創新破解了腦機接口技術“研發快、落地慢”的矛盾,加速了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應用的落地。
同月,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早在去年,山東主動布局,在新質生產力發展坐標中精準落子。
2024年6月,《山東省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出臺,提出將組織實施腦機接口等5個省級重點產業專利導航項目;同年12月,山東印發《關于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將腦機接口列為優先發展的未來產業重點領域之一;同期出臺的《關于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也提及有序推進腦機接口等數字技術落地。
濟南也在加速布局,《濟南市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到布局腦機接口前沿領域,突破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腦機融合、類腦芯片等關鍵技術,推進腦電采集系統、腦機接口康復設備等產品研發與產業化。
泰安市泰山區發布《泰山區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提出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計劃,在腦機接口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建立完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基本框架。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專家盛贊腦機接口是“腦科學皇冠上的明珠”。
當前,全球腦機接口產業正處于攻堅突破期。縱觀國內,腦機接口市場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中國腦機接口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顯示,2024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為32億元,增長率為18.8%。預計到2027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55.8億元,增長率為20%。
山東正以實際行動響應這一判斷:省級層面出臺利好政策,濟青等多地協同推進,構建起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完整創新鏈條。
在不遠的未來,腦機接口技術將逐步拓展到科研教育、生活娛樂等多個領域。比如對駕駛員進行疲勞監測,提高駕駛安全;識別人員的情緒狀態,進行心理健康評估和治療;監測運動員的大腦活動,優化訓練計劃;進行兒童的注意力訓練,睡眠質量監測等等,提供更加沉浸式、個性化的智能交互。
隨著山東將腦機接口列為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并設立專項人才引進計劃,“健康山東”與“智造山東”的協同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思維打字”“意念操控”“所想即所得”,讓癱瘓者“行走”、讓失語者“發聲”……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正從實驗室穿透現實維度,突破生物與機械的界限,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科幻是一步之遙的現實。有著創新基因的山東,積極謀篇布局、突破技術瓶頸,在山東智造向未來產業躍遷的賽道上,用“腦機革命”持續突圍,重構人機融合的終極圖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腦機接口有望在更多領域實現突破。當技術賦能有了民生溫度,戰略布局有了時代坐標,一個以科技創新定義未來的新山東正加速崛起。
本期統籌:呂繼萌
大眾新聞記者:楊學瑩 段婷婷 王亞楠 曹儒峰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于泊升 連寧燕 王震
大眾新聞·海報新聞記者:李玉坤 李龍炎 曹博宇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