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2個老舊小區全面完成改造
三年攻堅行動實施以來,嶗山區住建局錨定安置區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兩大重點任務,奮力攻堅。15個村改安置區高質高效建設,張村河南岸4個安置區提前半年交付,1700多戶居民喜遷新居;102個老舊小區全面完成改造,在全市率先完成2000年前建成小區的改造任務,2.5萬戶居民得到實惠。
嶗山區住建局扛牢“煥新幸福家園”的使命,改造老舊小區“好房子”。老舊小區改造始于傾聽千家萬戶的心聲。改造前,下好系統謀劃的“先手棋”。嶗山區住建局堅持先體檢、后改造,逐門逐戶開展摸底調查,運用“3+3”工作法提前摸清和了解房屋滲漏、停車位不足、道路破損等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痛點問題。使用管道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對小區安全隱患和設施服務短板“精準把脈”,組織職能部門和技術專家“聯合會診”,針對小區特點“對癥下藥”,一小區一策,科學制定改造方案,通過多輪方案公示和民意征求,把老百姓的“需求清單”變為“改造清單”。在海風花園小區改造方案公示時,許多居民提出提高單元門品質的需求,經過小區協商議事平臺討論,最終達成“改造資金保基礎、居民眾籌優品質”的雙方共擔方案,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改造的熱情。
改造中,打好規范管理的“組合拳”。嶗山區住建局在全市率先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行業質量安全監管,像管理新建項目一樣嚴格管理舊改項目,這一做法成功入選省住建廳“揭榜掛帥”試點成果。在改造現場設置材料工藝展示區,主動接受居民監督,讓材料進場和施工過程更加透明。同時,嶗山區住建局在小區居民聯絡點定期召開懇談會,直言不諱說問題、暢所欲言提建議,共同為小區改造出主意、想辦法。考慮到改造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讓腳手架快立早撤,嶗山區住建局專門鋪設了便民通道,錯峰運送建材,努力把施工干擾降到最低。在解決國際名都小區屋面滲漏問題時,嶗山區住建局想方設法從全市范圍內調集了7部汽車吊,分批吊運材料至高樓作業面,沒有占用電梯資源,獲得了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改造后,建強長效管理的“保障網”。嶗山區住建局堅持建管并重原則,及時開展承接查驗,將改造成果納入后期管理,目前已有61個小區實現了專業化物業服務,41個小區通過社區托管或居民自管得到了基礎服務保障。嶗山區住建局建立了保修信息公示制度,并對往年改造的小區開展集中整治和“回頭看”檢查,進一步壓實質量保修責任,確保改造成果可以長久保鮮。在此基礎上,嶗山區住建局堅持加強物業行業監督考核、重點小區治理,在已改造小區的精細化管理上持續用力,努力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后半篇文章”。
在歷時千日的城市煥新長跑中,887棟老樓在精雕細琢下煥發新生:43.2萬平方米防水修繕終結了“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窘迫,2623個新增停車位破解了“見縫插針”的停車困局,9.3萬平方米的休閑場地成為老街坊的“共享客廳”,150部新裝電梯讓居民幸福“一鍵直達”,2.5萬戶居民實現了從“住得了”到“住得好”的轉變。
嶗山區住建局將全力以赴抓實今年11個在建安置區和18個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穩步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四好”建設。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 首席記者 張譯心)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