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11日訊 近日,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依托“半天星”巾幗課堂、“繪創星”科教課堂等品牌項目,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理論宣講活動,涵蓋法律知識、節氣養生等多個領域,為社區居民送上“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走新”有道
形式創新讓理論宣講“活”起來
從法律課堂到節氣養生,金家嶺街道理論宣講“星課堂”系列主題宣講正在“跨界”破圈。在同盛路社區“半天星”巾幗課堂“幸福婚姻·愛在家庭”宣講中,專家以“夫妻共同財產”“子女撫養權”等熱點為切口,通過“律師講法 + 案例剖析 + 互動答疑”模式,將生硬法條轉化為居民聽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現場居民張女士感慨:“以前覺得法律離生活很遠,現在才明白,法律是保護自己的武器!”在同盛路社區“半天星”巾幗課堂春分養生宣講中,專家以“春分”習俗切入,將中醫理論融入“衣食住行”細節,從“菠菜護肝”到“早睡早起”,用“節氣智慧”引導居民科學養生。在課堂互動環節,居民紛紛掏出手機記錄養生食譜,直呼“實用又有趣”。
在山水名園社區“繪創星”科教課堂之反詐宣講中,法律專家以“虛假投資”“冒充公檢法”等真實案例為藍本,通過“視頻揭秘 + 展板警示 + 情景模擬”三重形式,讓居民直觀感受詐騙套路。在“預防先行,守護女性生殖健康”主題宣講中,專業人員則通過“模型展示 + 案例分析 + 現場問診”模式,為女性居民提供“一對一”健康指導。
“走心”有方
內容深耕讓理論宣講“暖”人心
為提升理論宣講的吸引力,金家嶺街道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創新宣講策略,從傳統的“我講你聽”模式轉變為“你點我講”的互動模式,通過“菜單式”課程選擇與“沉浸式”體驗設計,讓宣講內容更貼合居民需求。
在課程設計層面,街道以問卷調查、居民座談會等形式廣泛收集意見,精準把握居民在法律知識、健康養生、反詐防騙等方面的高頻需求,定制出個性化、多樣化的“星課堂”課程清單,真正實現理論宣講“對味”又“對路”。為避免“填鴨式”宣講的枯燥乏味,各社區積極探索復合形式,將手工鉤織、反詐視頻、情景劇等元素融入課堂,讓居民在動手操作、觀看視頻、參與表演的過程中,邊學邊思、邊思邊悟,深化對宣講內容的認知與理解。
此外,金家嶺街道還注重“文化賦能”,為理論宣講注入溫度與情懷。各社區深入挖掘傳統節氣、民俗文化等資源,將其巧妙融入宣講內容。例如,在春分養生課堂中,引入“豎蛋”這一傳統習俗,讓居民在趣味活動中感受節氣文化的魅力;在婦女節健康課堂上,以“女性力量”為主題,傳遞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價值觀,使理論宣講既有思想深度,又飽含人文溫度。
目前,金家嶺街道已打造東城國際社區“平安星”法治課堂、石嶺路社區“北極星”科普課堂、康城社區“心愿星”心理課堂、秦嶺路社區“啟明星”理論課堂、頤都社區“智慧星”老年課堂、惠都社區“惠聚星”金融課堂、魯信長春社區“山海星”國防教育課堂、山水名園社區“繪創星”科教課堂、同盛路社區“半天星”巾幗課堂共計9個理論宣講示范點。金家嶺街道以“理論宣講‘星課堂’”為載體,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形式創新 + 內容深耕”的理論宣講新路徑。未來,街道將繼續聚焦居民需求,以“小切口”講透“大道理”,用“家常話”傳遞“好聲音”,讓理論宣講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凝聚共識的“強磁場”。(趙曉彤)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