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年新增7萬余個停車位
力爭通過三年攻堅,東岸城區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基本完成改造,建成區范圍內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消除存量未貫通道路,增設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大力推進停車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容……7月28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和停車設施建設三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專項攻堅行動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總指揮部辦公室建設協調部部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畢維準在發布會上解讀說,攻堅行動期間,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依托全市工作體系,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督導“五統一”原則,推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精力向項目集中、資源向項目匯聚、服務向項目延伸,跑步進場,掛圖作戰,以引領性工程為抓手,全力推進1479個攻堅項目快見效、見實效,確保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
一是在舊城舊村改造方面,聚焦“更加宜居”,解決“點”的問題,實現“面”的提升。圍繞居民的“急難愁盼”,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標準,實施好節能保溫、管線入地、加裝電梯以及硬化、綠化、美化等整治提升;探索老舊小區周邊街區同步改造新模式,將周邊的社區服務中心、助老食堂等一并納入改造提升范圍。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堅持區域統籌,一個賬本算大賬,以城中村高水平改造帶動城市面貌、人居環境、土地集約的“三提升”。力爭通過三年攻堅,東岸城區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基本完成改造,建成區范圍內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讓市民居住更舒心。
二是在市政設施建設方面,聚焦“更加完善”,補足關鍵短板,提升城市品質。著力推進一批市民關注度高的出行堵點、難點和痛點,努力構建功能完善的骨干路網體系,消除存量未貫通道路,增設立體人行過街設施,讓市民出行更便捷;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清潔取暖工程,完成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建成區“煤改氣”工作,減排降碳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系統謀劃城市發展需求,加強供熱、燃氣、環衛和水務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服務保障水平。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持續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讓市民對城市發展更有信心。
三是在停車設施建設方面,聚焦“更加暢達”,抓住停車設施供需矛盾這個關鍵點,做好“增量”和“挖潛”兩篇文章。“增量”就是加大全市停車設施建設力度,大力推進停車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容,努力構建“配建泊位為主、公共停車場為輔、道路泊位為補充”的停車設施供給體系。“挖潛”就是創新推動停車資源共享,深度挖掘閑置停車資源,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商場、酒店、寫字樓等停車設施開放共享,積極推進住宅小區停車設施開放共享,努力構建社會廣泛參與、停車資源高效利用的良好局面。通過“增量”與“挖潛”并重的方式,有效增加停車設施供給,緩解供需矛盾,讓市民出行更加順心。
新聞發布會上,還介紹了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和停車設施建設三個攻堅行動的具體任務,針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市政道路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建設、停車設施建設、停車資源共享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解讀,一大批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公布了建設“時間表”。[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戴慧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