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液晶電視機價格競爭越發激烈的行業環境,松下周一關停其在華的最后一家彩電廠。日本彩電再收縮并不意味著日本家電行業的衰退,在這背后是日企轉型戰略,還有國內園區在利用外資方面的變化。
松下山東工廠目前已停工。PAVCSH設立于1995年,次年生產顯像管、電視機,此后在中國境內生產電視機長達19年,關停前液晶電視年產量不到20萬臺。張頔 攝
突然停產 貨運司機被閃了一下
3日,記者來到濟南新濼大街上的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工廠里不時有員工出入,停工跡象并不明顯。
“今天早上公司8輛班車都按點開來了,雖然生產線已經停工,但工人都按時來了,在和廠方洽談離職的事情。”據該廠安保人員介紹,工廠停工的消息比較突然,“上周五還加班,到了這周一就停工了。”
4位來自青島的貨車司機也被閃了一下,“按計劃我們周一到濟南松下工廠后,直接把集裝箱裝車運到青島裝船出海。但來了后發現工廠停產了,只能等通知了。”記者嘗試采訪廠方負責人,但一直沒有接通電話。
按照松下官方發布的通知,1月30日終止由Panasonic株式會社、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以及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家公司出資設立的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稱為“PAVCSH”)的生產事業,并開始清算。
松下電器中國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張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除部分涉及結算的人員以外,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的員工預計將于今年2月底前全員終止雇用合同。關于員工的待遇,松下將依照中國的法律和習慣,按照勞務協議商定。”
利潤變薄 虧損嚴重 日本巨頭撤離家電業
松下在電視業務(包括面板)的虧損已有一段時間,2013年度該板塊銷售額虧損達5000億日元左右,營業損益虧損465億日元。
目前中國平板電視年產量達到20萬臺,已成為世界最大市場,其中松下份額不到2%,關停生產線可視為松下與家電行業全方位戰略的訣別。
不只是松下,日本其他電子巨頭在彩電業務上幾乎都呈收縮態勢。目前中國彩電市場,中國本土前六大品牌占了80%份額,韓廠占了約10%,日本品牌與二線品牌瓜分余下10%的份額。電視機行業技術門檻的下降拉低了利潤,日本企業與其自己賠錢生產,還不如找別人代工。
“海外投資者仍強烈認為我們是電視廠商,但本公司甚至已不再是家電企業。”松下高層早就做出主動轉型計劃,從B2C向B2B拓展。其在中國的業務汽車電子、住宅解決方案、商務解決方案等不斷加強,而家電業務中的彩電和家用空調業務相應縮減。
日立攜手凌佳科技:從合資辦廠到服務外包
松下在公告中表示,現由于PAVCSH解散,終結了中國境內電視機生產業務。今后,將開展委托生產等業務,繼續銷售松下電器品牌的超薄型電視機。從這種表態不難看出,外企在華合資設廠、自行生產的投資方式將迎來拐點。
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日本實際對華直接投資額比上年減少38.8%,至43.3億美元,主要原因是日中關系惡化以及中國人力成本大幅上升所致。
“外資企業的直接投資雖然少了,但和園區以及國內企業的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了。”濟南高新區一位招商人員介紹,最近幾年該區服務外包發展很快,在利用外資的同時,還培養了本土企業。
舉例來說,凌佳科技是濟南高新區一家做軟件服務外包起家的企業,與日立集團合作,引進了世界先進的指靜脈生物認證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二次研發,開發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高端安全認證產品,針對金融、醫療、物流、教育等行業形成完善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利用與日資的合作推出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