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島灣濕地公園吸引了野生鳥類繁衍生息。 本報記者 張曉鵬 攝
唐島灣濕地的生態得到很好的保護。 俞方平 攝
本報記者 潘旭業 本報通訊員 宋雪
經過8年的建設,黃島區唐島灣濕地公園2014年終于成功“晉級”,成為青島市繼膠州少海國家濕地公園之后,第二個晉級“國家隊”的濕地公園。唐島灣濕地公園建設期間,也是黃島區經濟飛速發展的期間。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這場沒有硝煙的“暗戰”中,生態保護終于勝出。根據規劃,唐島灣濕地公園將打造基礎設施完備、濕地景觀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科普教育與休閑娛樂兼備的國家濕地公園,最終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共贏。
唐島灣濕地公園晉級“國家隊”
來到唐島灣畔,騎上一輛公共租賃自行車,從海上嘉年華出發,沿海岸線向東騎行,碧綠的海水波光粼粼,海岸綠色休閑長廊風景迷人。走完這十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像是享受了視覺的饕餮盛宴、心靈上的回歸。這里,就是剛剛晉級“國家隊”的黃島區唐島灣濕地公園。
2014年初,國家林業局正式同意建立山東青島唐島灣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繼膠州少海之后,青島有了第二個晉級“國家隊”的濕地公園。
根據規劃,唐島灣國家濕地公園包括唐島灣內灣淺海水域、灘涂及其周邊50-100米緩沖區域,規劃面積1637.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312.8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80.2%,包括近海和海岸濕地、人工濕地兩大類,涉及淺海水域、沙石海灘、淤泥質海灘、河口水域、庫塘、運河輸水河和水產養殖場7個濕地型,涵蓋了淡水、咸—淡水和咸水序列,濕地類型多樣,濕地特征典型,生態系統保存良好,在我國北方沿海港灣區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較高的科學和保護價值。
“唐島灣濕地公園處于我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的東線主干線上,是遷徙候鳥的重要停歇驛站,重點保護與珍稀水禽眾多,有丹頂鶴、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8種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角(pì tī)、黃嘴白鷺等16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狐、黃鼬等29山東省重點保護動物;還有雀鷹等20種動物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唐島灣濕地公園晉升國家級,對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意義重大。”黃島區農發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國家級的榮譽背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島灣濕地公園已經經過了8年的建設。
8年磨一劍,三步建起國家級濕地公園
21世紀初的黃島區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那時給人的印象就是到處在蓋樓。“最初的時候唐島灣北側珠江路往南基本就是灘涂地,全是爛泥,建筑垃圾到處都是。唐島灣南側島上七八個村的居民,出島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姑娘們都不愿意嫁到那里去,更別說有什么公園了。”作為唐島灣畔土生土長的黃島人,60多歲的薛修利說起當時唐島灣附近的情況連連搖頭。
“2005年年底的時候,濱海大道黃島段開始建設,緊靠濱海大道的唐島灣改造建設也被提上日程。最初建設時并沒有濕地公園的概念,當時定位是在唐島灣北側建一個濱海公園。”黃島區一名已經退休的老干部說。
據介紹,唐島灣濕地公園建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到獲批國家級濕地公園,前后長達8年。2006年建成唐島灣北部生態休閑區,由濱海生態長廊、運動休閑娛樂中心、親水廣場、公共藝術園、市民廣場、人與自然、碼頭休閑娛樂村7個功能區域組成。
2012年建成南岸生態小區,北與生態休閑區相連,南至銀沙灘生態植物園,全長3.9公里,不僅有獨具風情的海灣濱水觀光帶,碼頭游樂區、文化活動區、灘涂風情區、濕地體驗區,并保留了760米的自然灘涂。
2012年啟動建設銀沙灘生態植物園,占地面積100余公頃,目前已經初步構成了“一線七園”的景觀布局,植物園已收納各類植物資源300余種,成為青島市地帶性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的重要基地。
2014年,唐島灣濕地公園終于躋身“國家隊”。
經濟與生態之爭,沒有硝煙的“暗戰”
8年,這段跟抗戰相同的時間,對唐島灣濕地公園來說,它同樣在經歷一場不見硝煙的暗戰。不過,交戰的雙方一方是高速發展的經濟,一方是投入巨大的生態保護。
唐島灣濕地公園開始建設時,正是房地產行業高歌猛進的時候。此時,唐島灣北岸由濱海生態公園、運動休閑娛樂中心、市民廣場、碼頭休閑娛樂村7個功能區域組成的唐島灣濱海公園已經建成,周邊開發房地產項目,無異于擁有了一個免費的大型綜合公園,巨大的誘惑讓眾多房產大鱷垂涎三尺。但是,如果開發房地產,唐島灣南岸的400多畝濕地淡水資源將繼續被破壞,附近的生態環境將持續惡化,原本保存比較完整的植被也將被破壞。
是要房地產開發帶來的巨額利潤還是生態保護帶來的美好環境?圍繞著這塊有著巨大經濟價值但尚未開發的處女地,一場關于經濟和生態之爭的暗戰幾年來一直沒有停止。期間,也曾有房地產公司提出高規格的開發計劃,但是幾經周折,這些項目最終沒能落地。
2013年,負責該區域開發建設的青島西海岸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指揮部,以書面形式向黃島區政府提交了一份《關于唐島灣南岸生態保護及水系利用論證會及關工作情況的報告》,明確提出唐島灣南岸是黃島區重要的城市景觀、生態屏障,濕地、水系資源豐富,并專門舉辦了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一直認為,唐島灣南岸400多畝的濕地淡水資源非常珍貴,不能輕易填埋、破壞,杜絕對濕地水系的破壞和污染。
一錘定音!該報告很快得到黃島區政府的批準,作為唐島灣濕地公園最重要組成部分的唐島灣南岸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目前,唐島灣濕地公園現存的多種重點保護動植物也大多分布在這一區域。
打造生態休閑于一體的濕地公園
獲批為國家級濕地公園后,唐島灣濕地公園需要怎樣進行保護和發展,成為擺在黃島區政府眼前的問題。“在申報國家級濕地公園之前,我們就聘請了專業研究機構對唐島灣的地質特征、水文規律、氣候、土壤等生態行進了詳細的調研,形成了專門的報告。目前,我們已經制定出2013年至2020年的分期建設目標,既充分利用濕地公園及其周邊的自然資源和景觀文化資源,維護唐島灣淺海濕地生態安全,同時打造基礎設施完備、濕地景觀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科普教育與休閑娛樂兼備的國家濕地公園。”黃島區農發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根據“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黃島區目前將唐島灣濕地公園為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其中,保護保育區以唐島灣水域及灘涂為主體,規劃面積為1233.4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75.3%,以保護水質和水禽棲息地為重點,維護港灣正常的水體交換功能,構建結構完整、功能完善的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公園的建設,將有效地恢復黃島濕地的生態功能和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護和改善濕地生物棲息環境,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充分發揮唐島灣濕地在維護近海海洋水質、凈化污染物、抵御臺風、控制侵蝕和保護土壤、調節氣候、休閑娛樂和科普宣教等功能,從質與量上提高濕地公園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有利于保障區域生態安全。”黃島區農發局相關負責人說。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