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記者 朱菁菁
就在前幾天,一位哮喘患者因為在高速公路上突發哮喘死亡,引起了人們對于哮喘的關注。
人為什么會哮喘?和遺傳、過敏、空氣污染等都有關系,比如近日全國多個城市遭遇霧霾襲擊,哮喘患者就是需要重點關注和防護的人群。但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科專家殷凱生教授告訴記者,根據他參與的一項全國調查顯示,哮喘的危險因素可不只上面這些,有些因素也許你從未想過,比如肥胖、是否飼養寵物,甚至是不是吃母乳長大的,都可能和哮喘扯上聯系。
“大家可能都有感覺,這些年似乎過敏、哮喘的患者越來越多。其實,隨著近年來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全球哮喘發病率都在逐步上升。就拿我們國家在2000年和2010年的兩次兒童哮喘發病率調查結果來看,10年前只有1.54%的發病率,10年后就變成了3.02%,接近于翻了一倍。”殷凱生說,而他參與的這項調查針對包括江蘇在內的8個省市的14歲以上人群,調查總人數在16萬人以上,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哮喘的總患病率為1.2%,男女患病率相差不大,但與受教育程度有關。在未上學人群中患病率達到3%,小學患病率達到2.2%,而初中以上學歷者患病率就顯著降低。
殷凱生告訴記者,哮喘對于人們的威脅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的發作會讓人呼吸困難、感覺不適,限制人們的正常活動;孩子頻繁的哮喘發作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長發育,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與性格形成;而更嚴重的后果是,反復的哮喘發作會給呼吸功能帶來漸進的、不可完全逆轉的損傷,患者可能因為某一次未能及時控制的嚴重哮喘發作而死亡,也可能最終死于不可逆的呼吸功能衰竭。
既然哮喘可以引起這么多的嚴重后果,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會讓我們遭遇這個疾病的襲擊呢?
■遺傳:父母都哮喘孩子更“危險”
“和很多疾病一樣,哮喘發生機制復雜,多由遺傳、環境共同作用而引起,其中遺傳因素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族史是成人哮喘的危險因素。”殷凱生告訴記者,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有哮喘,孩子的哮喘風險都會遠高于一般人群;如果夫妻雙方都是過敏性體質或其父母有哮喘病史的,兩人的下一代患有哮喘的幾率可達50%。
不過,遺傳因素雖然不好干預,但有助于我們有目的性地預防。對于知道自己屬于哮喘高風險人群的人來說,注意生活環境的布置,盡力回避其他風險就更為重要了。
■吸煙:不僅致病還讓病情更重
吸煙與呼吸道疾病的關聯那是不言而喻的,這次調查也發現,吸煙者的哮喘患病率達到1.8%,明顯高于非吸煙者;同時,吸煙還可以增加哮喘的嚴重性,加速患者肺功能的損害,還會降低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性,使得哮喘更難以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吸煙”不僅包括直接吸煙,也包括空氣中的二手煙,以及吸煙者頭發、衣物上沾染的煙霧有害顆粒造成的“三手煙”污染。“現在有些家庭中,父母一方或雙方吸煙,但大多數父母還是會有意識避開孩子的,選擇去室外比如陽臺吸煙。但年輕父母們不知道,他們在吸煙過程中,身上會沾染到一些有害顆粒,在他們回到室內和孩子親熱的過程中,這些顆粒依然會對孩子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增加他們患哮喘的風險。”殷凱生強調。
■合并癥:過敏性疾病原本是“一家”
調查顯示,患有過敏性結膜炎、濕疹、呼吸道疾病及胃食管反流病人群中,哮喘患病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此類疾病可能是哮喘患病的一個危險因素。
對此,殷凱生告訴記者,“首先,很多過敏性疾病其實原本是一家。比如過敏性鼻炎和過敏引起的哮喘,其實是同一類疾病在不同部位引起的不同癥狀,歸根到底,它們都屬于一類問題。所以我們會發現,許多在嬰兒期出現過濕疹的孩子,在幼兒期患上過敏性鼻炎,然后逐漸發展成過敏性咳嗽,最終變成真正的哮喘患者。這就提示我們,當出現某一類過敏性疾病癥狀時,不僅要及時治療,也要更加注意,通過避開過敏原等措施,來預防哮喘的發生。”
除此以外,一些疾病的氣道炎癥反應、長期反復刺激也會增加哮喘風險,而我們就需要通過及時治療來避免這些問題發生。
那些你不熟悉的危險因素
母乳喂養可能降低哮喘風險
■肥胖:“一胖就喘”竟然是真的
在這次調查中,研究人員比照了不同體重指數人群患哮喘的比例,發現在體重正常的人群中,哮喘患病率只有0.9%;在超重人群中,患病率達到了1.2%;而在肥胖人群中,患病率竟然達到了8.5%!
“現在全球肥胖問題都越來越突出,引起許多學者關注。除了代謝、循環疾病外,現在調查告訴我們,肥胖也可能和哮喘這樣的疾病有關。”殷凱生說,肥胖對于呼吸系統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肥胖者體力活動下降,飲食模式也和成人不同,還可能會影響到氣道通氣。不過更重要的是,脂肪細胞本身也相當于一種炎癥細胞,肥胖者也相當于處在一種慢性炎癥狀態,這種炎癥反應可能會影響到全身多個系統,其中也包括氣道炎癥。這可能增加當事人發生哮喘的風險。而一旦患上哮喘,當事人的運動受限,又可能會加重肥胖。所以對于一般人群來說,控制體重對于預防哮喘也有一定的幫助,而對于已經患上哮喘的患者來說,通過科學飲食、運動控制體重將有助于他們的康復。
■飲食:母乳喂養是一種保護因素
各種乳制品的代用品,本身也可能是一種過敏原,比如牛奶中的蛋白其實也是一種很常見的過敏原。讓新生兒、小嬰兒過早接觸,也會增加他們未來出現過敏、發生哮喘的風險。
另外,現在一些父母開始選擇羊奶作為母乳代用品,因為據說羊奶不容易導致過敏。不過比起母乳,羊奶仍然具有更高的風險。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母乳喂養不僅對寶寶的健康和生長發育有利,也可以降低他們患上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寵物:喵星人易引起氣道過敏
許多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都會被醫生提醒,最好不要飼養寵物,而這次調查的結果也再度確認了這點。
殷凱生告訴記者,從調查結果來看,曾經飼養寵物的人哮喘患病風險達到2.3%,遠超過未曾飼養寵物者。特別是現在家庭中飼養寵物越來越多見,這可能導致哮喘患病率增加。
“貓的變應原是一種強烈的氣道致敏劑,而犬與貓的變應原相似,存在輕微程度的交叉反應。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原本就對這類過敏原易感者,會更容易患上哮喘。”殷凱生說,當然,這并非要我們從此告別那些可愛的汪星人和喵星人,但如果本身已經是過敏體質,那么還是應該適當保持距離;即便沒有過敏史,在飼養時也要更注意寵物衛生,盡可能減少環境中此類變應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