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拍”在老城:一街一景皆故事
在青島老城,與電影有關的逸聞趣事,不僅是這座城市與時代彼此投射的動感剪影,也是中國電影史的時代見證。
由于青島老城集中了歐陸風韻的建筑以及美不勝收的海景,因此,在影視劇中,若有表現不同地區風情的鏡頭需要,老城區一帶的小洋樓和海岸線等就會作為背景代替頻頻出鏡:魚山路在拍《斬斷魔爪》時,曾作為中國香港出現;《海魂》在棧橋拍攝時,電影里的中國臺灣高雄就是這里……因為電影,老城常常以夢幻的姿態與現實切割。
老城,往事并不如煙
老城區是青島過往與青島未來的約會點。即使漫無目的地游走,也能感受到置身于歷史時空與繁華摩登的交錯體驗。老城區周遭隱著太多有意思的道路和建筑,此起彼伏,曲徑通幽,一街一景都彰顯著迷人的氣息。
從繁忙的中山路拐進這些安詳的老街,恍如一腳踏進時空隧道,車水馬龍的聲音瞬間被摒除在外,陷入了另一種氣質的青島。與“往事并不如煙”的市井風景撞個滿懷,靜謐之美與煙火之趣吸引著市民游客在此流連。
老城區的多元主張,讓影視人對光影的駕馭既可以天馬行空又可以絲絲入扣。歐陸建筑仿佛被鏡頭賦予了某種神奇,以鮮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讀著這座城市最濃郁、最生動的底色。
老街里是青島建置以來最早的商貿區,當下,在城市更新主題的加持下,再度綻放歷史與時尚交織的綺麗曼妙。昨日繁花,今朝似錦。老街里串聯起來的安徽路、浙江路、湖北路一帶聚集起眾多由老建筑改造而來的博物館、美術館、書店、咖啡店等文藝地標,以新概念和新青年的新姿態,從場所再生到沉浸消費,讓城市的煙火氣不斷升騰,打造出現象級的人文藝術群落。
中山路老建筑的光影切片則承載著老青島市井煙火的集體記憶:1978年電影《暗礁》中,熙攘的長青果品店與萬年青照相館令人印象深刻;1983年電影《夜色多美好》里穿梭的6路公交車與老郵局鐘樓,將20世紀80年代的生活肌理鐫刻于膠片。當銀幕上的大光明電影院霓虹與現實中消失的萊陽路海產博物館形成遺憾的互文,電影則成為足以對抗時間侵蝕的彌足珍貴的檔案。
老城,俯仰皆可“上鏡”
從電影傳入中國,直到當下,中國沒有哪座城市可以與影視關聯得如此緊密無間。在內地攝制的時尚影視劇中,青島是最受攝制組青睞的外景城市之一。中山路、魚山路、金口一路、八大關、魯迅公園等老城區的風貌,在影視劇中頻繁出現。
八大關的風景、風情與風物,既有風從海上來的清新,又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精彩。《父母愛情》《宋氏三姐妹》《美人依舊》等上百部影視劇都在此拍攝。根據老舍作品改編的電影《二馬》在今太平角一路9號別墅拍攝,居庸關路14號別墅因為拍攝過電視劇《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而獲“宋家花園”之雅稱,《門·第》《家務清官》《苗苗》《13號魔窟》等電影和電視劇也在此拍攝。《父母愛情》男女主角年輕時候的外景戲幾乎都是在八大關取景,這部近十年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對青島可謂“一片赤誠”,貫穿劇中的“青島”,是男女主心心念念的時髦大城市。
來到山海關路,仿佛穿越到了《抓娃娃》中馬成鋼在“西虹市”街頭對兒子“父愛如山體滑坡”的名場面。影片中,馬成鋼家族的舊宅庭院取景自市北區長山路的有余里,是一座標準的老式青島里院。有余里既保留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又融入了現代元素,不僅是青島歷史文化的縮影,也是現代都市中一處難得的懷舊之地。另外,圍繞少年馬繼業的童年生活,影片中出現了不少海邊的鏡頭,標志性的藍色欄桿,讓人一眼就認出了西陵峽路。這里也是電視劇《最好的我們》的取景地,八大峽公園就成了路星河與耿耿的“秘密基地”,自帶濾鏡的自然風光,讓滿滿的青春元素更加引人入勝。
在電視劇《南來北往》中,結局牛大力和姚玉玲相遇的小吃街取景地就在青島圣彌厄爾大教堂。而劇中,賈金龍躲避馬魁和汪新追查的地方位于蘇州路附近。
老城,處處是“偶像劇”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位于琴嶼路上的一棵“孤獨的樹”登上熱搜。在青島,像這種以大海為背景的自然風景不勝枚舉。這棵看上去并無特別之處的樹之所以引爆流量,成為“現象級樹”,得益于網劇《當我飛奔向你》的加持。
這部熱播網劇是一部浪漫的青春劇。劇中,“孤獨的樹”貢獻了這樣的名場面:斑駁樹影隨風婆娑,男女主靜坐在長椅上,眼神中流轉著欲言又止的心事。這組鏡頭引得大批游客前往取景地——或靜坐樹下,或模仿角色的動作神態,“沉浸式打卡”讓他們仿佛成了“劇中人”。
當銀幕光影照進現實風景,“熱映”“熱游”雙向賦能,“跟著電影去旅行”正在青島蓬勃生長。太平角一直是影視劇取景的“熱土”。尤其是近年來,太平角成為全國有名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我知道我愛你》《冰糖雪梨》《二十不惑》《天才基本法》《我要逆風去》等時尚青春片前來取景。每到夏季,這里就成為青島最擁堵的地段之一,吸引著眾多年輕人來這里“復刻”偶像劇。
小魚山依山傍海,尤其是交錯的小石路,被不少劇組的美術指導認為是最具質感的背景之一。《中國式離婚》《父母愛情》《南來北往》《海洋天堂》等影視劇中的不少鏡頭就是在福山支路及周邊拍的。
影視劇帶火旅游的情況并不鮮見,取景地會在這個“短期窗口”內找到自身的比較優勢,而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甚至重塑城市的文化經濟生態則是“長期主義”。
青島中山公園是青島人記憶里一座最有年歲的“老牌”公園,也是本地人最愛逛的公園之一。在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韋一航和馬小遠乘坐太平山索道俯瞰整座城市,體驗在“火星上看日落”的感覺。看過電影的年輕人,很多會選擇去青島中山公園感受《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的同款索道。俯瞰遠處的浪花朵朵,擁抱太平山的綠意婆娑……乘坐這條索道,既能沉浸式體驗劇中細節,也能飽覽大美的山海情境。而游客們在尋訪影視地標的同時,也帶火了周邊的餐飲、文創等消費,引發了文旅的“連鎖反應”。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