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閃電銳評|斬斷“飯圈”亂象黑手,凈化網絡生態勢在必行
近期,網信部門持續打擊文娛領域“飯圈”亂象,督促網站平臺依法依約關閉和長期禁言處置“超能攝影陽陽”“攝影劉大錘”“老板王大發”等一批低俗炒作緋聞丑聞八卦的違法違規賬號。在這些賬號里,有不少粉絲數量驚人的頭部賬號。
以矛盾造熱度,以熱度換流量。這些被禁言的賬號,并非簡單的娛樂八卦分享者,而是披著“爆料”外衣,行侵犯隱私、造謠誹謗之實的網絡毒瘤。他們通過偷拍、跟拍明星非公開行程,將明星的私生活暴露于公眾視野,甚至發布未經核實的“爆料”信息,嚴重侵犯了明星的個人隱私權。更甚者,他們以“知情人”名義編造、轉發不實信息,利用“標題黨”和虛假預告等手段,制造噱頭,惡意博取流量,將網絡空間變成了一個充斥著謠言和惡意揣測的垃圾場。他們利用暗語、隱喻等手段,無底線炒作明星八卦信息,煽動粉絲情緒,制造對立和謾罵,將“飯圈”變成了一個充滿戾氣的戰場。
娛樂有底線,八卦有邊界。網信部門這一行動給長期毒害網絡環境的 “飯圈” 亂象,重重敲響了警鐘: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行為要有法紀、網絡炒作要有尺度、網絡言論要有底線。
縱然以愛為名,也不能無底線。近年來,“飯圈”滋生畸形形態,不斷挑戰道德倫理和法律底線。扭曲的“飯圈”文化還侵入競技體育等領域。一些粉絲為了維護偶像的形象和地位,不惜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他們日夜顛倒地刷票、打榜,通過有償轉發、點贊、評論等方式,為偶像刷量控評,制造虛假熱度。甚至為了爭奪一個所謂的“最佳粉絲”稱號而大打出手。更有甚者,為了偶像的利益,不惜對其他藝人及其粉絲進行惡意攻擊和詆毀,將網絡空間攪得烏煙瘴氣。當“支持”異化為網絡暴力,當“熱愛”扭曲為盲目崇拜,一切都變味了。如今社會上談“飯”色變,說明“飯圈外溢”帶來的種種亂象已經讓人感到不適,防止其像“癌細胞”一樣擴散,已迫在眉睫。
娛樂話題過載,影響青少年價值觀。混亂的飯圈生態也讓青少年裹挾其中。不久前,浙江紹興一批00后粉絲不顧勸阻執意探班,因迷路被困山上,年齡最小的僅16歲。從粉絲擠碎機場扶梯玻璃,到為明星打榜投票買牛奶倒掉……未成年人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長期接觸這類不良行為,會使他們對是非對錯的判斷產生偏差,不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治理飯圈亂象,有關部門已采取諸多有力舉措。網信辦開展的“清朗行動”,針對網絡空間中的不良飯圈現象進行整治,有力凈化了網絡環境。在體育領域,相關部門也多次發文,加強對賽場秩序的管理,嚴厲打擊極端粉絲的不當行為。但要看到的是,飯圈文化的生成,有著復雜的經濟、文化等因素,治理飯圈亂象,無法藥到病除,難以畢其功于一役,飯圈亂象治理的持久性,這場整治行動只是一個開始,構建清朗的體育網絡空間,仍需社會各界持續努力。也需要平臺治理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作為,以前瞻性布局有效防范“陣地轉移”的風險。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理性看待明星,正確認識公眾人物,在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對互聯網生態的維護和形成意義重大。既不要成為鍵盤俠,也不要做被娛樂炒作所左右的無腦者,在關注明星八卦的同時,更應注重個人的提升,這樣才能維護好網絡空間的健康生態,回歸到網絡造福人民的初衷。(文/李想)
[來源:閃電新聞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