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哪吒之魔童鬧海》熱映 中國年輕人愛上石磯娘娘
蛇年之初,魔童登頂。
自2月6日成為中國內地影史票房榜冠軍以來,《哪吒之魔童鬧海》熱度持續飆升,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上映。
除了哪吒、敖丙等主角受到大眾追捧,“小角色”石磯娘娘以其樂觀、自信的人物形象迅速走紅,獲得眾多中國年輕人的喜愛,相關話題更是頻頻登上網絡熱榜。
“萬物皆可石磯娘娘!”近日,有網友用黏土捏出了石磯娘娘的形象,并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這一創意舉動瞬間點燃了年輕群體的熱情。評論區內,大家討論熱烈,紛紛曬出自己的DIY作品,“橘子皮版”“核桃版”“土豆版”……一場別開生面的石磯娘娘復刻大賽悄然開賽。
中國年輕人為何愛上石磯娘娘?杭州“00后”大學生王以呈坦言,自己為石磯娘娘“三刷”電影。“石磯娘娘穩定的內核、樂觀的心態,都讓我為之瘋狂心動。我覺得她是一位‘哲學大師’,哪怕是面對絕境,也可以自信從容地喊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同樣被石磯娘娘圈粉的“90后”女生李素素表示:“石磯娘娘戲份不多,但人物設定非常鮮活。特別是她臉上長著痘痘,挺著圓肚子說著‘老娘最美’,都讓我印象深刻。美是可以多元化表達的,無需遵循千篇一律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美。”
《哪吒之魔童鬧海》導演餃子在接受采訪時,解讀了石磯娘娘這一形象:“她是一個心思單純、可愛的、憨憨的形象,她其實可大可小,自己為自己塑形。她沒有以別人的眼光來判定自己,她就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誠然,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里,年輕人面臨著來自學業、職場等多方面的壓力,石磯娘娘的設定,好似給一些人的“精神內耗”開了劑良方。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媒體評論員楊吉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石磯娘娘走紅,可以被認為是文化的互聯網迷因傳播。作為神話人物,石磯娘娘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通過電影重新找到了屬于她的現代觀眾。小人物蘊藏著大哲理,其精準擊中年輕受眾、引發情感共鳴,這也是人物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任何時候愛自己,都是好“石磯”(時機)。做人跟著石磯娘娘學,愛自己、不糾結,哪怕是撿片樹葉,也能當成蝴蝶結。(完)(錢晨菲)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