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近三個月,萬科終于等來了“大招兒”。昨天下午,萬科發布公告稱,3月12日,深圳地鐵集團與萬科舉行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深圳地鐵集團將向萬科注入400億元至600億元的資產項目。萬科擬主要以新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深圳地鐵所持有的目標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
這是自去年12月18日股票停牌以來,萬科資產重組工作的重大進展。分析人士認為,萬科此次聯手深圳地鐵,再加上原大股東華潤的股份,三方持股比例將超過40%,遠超“寶能系”股份,寶萬之爭或將塵埃落定。
據了解,今天上午雙方將舉行媒體見面會。3月17日,萬科將召開今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停牌續期事宜。
再起波瀾 萬科突“改嫁”
早在12日夜間,一張有關萬科與深圳地鐵合作的圖片就在網上流傳,讓近來沉寂的寶萬之爭再起波瀾。圖片顯示,深圳地鐵集團與萬科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總裁郁亮及多名高管參加。消息稱,深圳地鐵將價值500億元的地塊資產注入萬科,成為萬科的戰略投資者。
盡管細節不甚準確,但萬科與深圳地鐵合作的事實,很快就得以確認。昨天下午,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收購深圳地鐵持有的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相關目標公司的主要資產為地鐵上蓋物業項目,初步預計交易規模介于400億元至600億元之間,具體交易對價以經有關部門備案后的獨立第三方評估結果為依據。
萬科擬主要以定向增發股份的方式支付對價,如果有差額則以現金補足。但新發行股份的總體規模、每股價格、向深圳地鐵發行股份的數量、最終收購目標公司的具體股權比例、交易對價、交易方式等,將基于對目標公司的盡職調查、審計及評估的結果,由雙方協商決定。
意料之外 為何選深圳地鐵?
萬科此次資產重組,對象不是中糧、華潤等央企,卻最終選擇了深圳地鐵,超出外界的預料。“預料到了是國有股份,但沒想到會是深圳地鐵。”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
資料顯示,深圳地鐵集團是深圳市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目前凈資產1503億元,總資產2411億元。深圳地鐵目前已擁有地鐵上蓋物業開發項目10個,產品涵蓋住宅、商業、寫字樓、酒店等業態。
曹和平認為,萬科與深圳地鐵的聯手,對雙方來說,都還算一樁好買賣。讓地鐵運營企業去開發房地產,深圳地鐵并無優勢;而萬科過去5年在拿地方面也栽了不少跟頭。“這兩個企業結合是優勢相加,算得上般配。”
其實,早在2014年,雙方就曾合作開發深圳紅樹灣項目。2015年3月,雙方為此成立項目公司——深圳地鐵萬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深圳地鐵集團持股51%,萬科持股49%。
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表示,萬科是國內房地產行業的領軍企業,此次與萬科的合作,也是深圳地鐵集團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符合國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戰略導向。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深圳地鐵擁有較強二次利用土地資源的能力。在萬科看來,此次合作不僅僅在于獲得一個或幾個優質項目,更重要的是,雙方共同實施“軌道+物業”的發展戰略,未來隨著地鐵線路的延伸,萬科將有機會以合理價格獲得源源不斷的開發資源,解決核心城市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
危機結束?寶萬之爭近明朗
盡管萬科在公告中表示,這份備忘錄為雙方對擬議交易的初步意向,并非確定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但業內普遍認為,寶萬之爭的結果已幾近明朗。
截至2015年12月18日停牌時,萬科總股本中,“寶能系”持有24.26%;華潤集團持15.29%;安邦保險持6.18%;代表萬科合伙人的金鵬資管計劃持有4.14%,德贏1號資管計劃持有2.06%。
如果深圳地鐵此次順利入股,那么萬科、華潤以及深圳地鐵三方的持股比例將超過40%,如果簽署協議成為一致行動人,將一舉超越“寶能系”奪回萬科第一大股東席位。“寶能系”后續將化為純財務投資者或漸漸減持退出。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此前曾多次表示,混合所有制是萬科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會引入更多國有資本股東。此次與深圳地鐵的結合,基本使得萬科股權結構重構,也讓王石得償所愿。
由于此次合作涉及萬科重大資產重組,根據相關規則要求,雙方最終能否達成資產交易,還需萬科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及通過相關的審批。萬科公告稱,由于籌劃中的重大資產重組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不過,萬科已確定于3月17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停牌續期一事。由于引入新股東需要經過特別股東大會到場股東三分之二的同意,這其中就包括寶萬之爭的另一主角“寶能系”。“如果以后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不和,這對萬科來說,絕對是不祥之兆。”曹和平表示。
[編輯:紫鳶]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