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理數據監測,2015年青島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139262套,面積1493.2萬㎡,成交金額1358.98億元,三項數據均創下了青島樓市的新高紀錄。與2014年相比,套數上漲43.54%,面積上漲46.12%,金額上漲42.85%。2015年青島市新建商品房簽約均價為9101元/㎡,與2014年相比下降了2.23%。市場整體呈現出量漲價跌的態勢。
在商品住宅方面,2015年青島市總銷售量為121648套,面積1287.5萬㎡,成交金額1085.48億元,三項數據同樣也是近年來青島商品住宅銷售的年度最高紀錄。與2014年相比,漲幅分別達到了49.2%,52.64%和53.24%。2015年青島市新建商品住宅簽約均價為8431元/㎡,比去年微漲0.4%。其中,別墅類物業銷售量為3938套,高端豪宅(總價千萬級以上)銷售量為189套,同樣創下了歷史新高。
其它物業類型中,2015年青島市共成交商業物業108.44萬㎡,辦公物業53.11萬㎡,公寓物業40.48萬㎡。
受市場大環境走暖的影響,青島大部分開發商的業績在2015年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共有27家房企全年業績超過10億元。其中萬科實現“六連冠”,以近60億的業績問鼎2015年青島房企銷冠;本土房企海爾地產以近52億的業績排名第二,同比增長了268%。萬科和海爾也成為青島樓市史上最先跨入50億級的房企。
2015年青島業績最好的10家房企中,外來房企依然占多數,共有六個,本土房企則占了四個。
萬科以59.73億的業績成為2015年度房企銷冠,這也是萬科連續第六年成為青島年度業績最好的房企,近60億的業績比2014年增長了20%。
位列萬科之后的是海爾和海信兩家本土房企,2015年的銷售業績分別為51.72億和45.93億。海爾地產在2015年以黑馬的姿態殺出,在青島市場上大肆擴張,全年業績增長率達到了268%,完勝一眾外來地產大鱷和本土的地頭蛇,和萬科一起成為青島最先跨入50億級別的房企。而海信地產則憑借穩健的銷售策略繼續位列年度房企業績TOP10榜單前列。
除了海爾和海信,銀盛泰集團和和達集團兩家本土房企也憑借著各自30.30億和24.14億的銷售業績殺入TOP10。另外的幾個席位被保利、萬達、魯商、綠城和龍湖幾家外來的大鱷瓜分。
從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套數上來看,TOP10也基本被這幾家房企承包。萬科和海爾依然占據前兩位;不過萬達憑借東方影都和維多利亞灣兩個項目的熱銷,在銷售面積和套數上都位列第三;銀盛泰集團和保利地產兩項銷售數據都分別位列四、五位;其后是海信、魯商、綠城、龍湖等房企;而本土房企天一仁和雖然沒有進入業績TOP10榜單,但也憑借著全年1788套的銷售套數和17.4萬㎡的銷售面積殺入兩項榜單的TOP10,分別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2015年青島各區市商品房銷售面積排行榜
從各區市的成交量來看,郊區各區市是2015年青島樓市成交的主力,在全年銷售面積過百萬平的7個區市中占了5個,其中城陽區、原膠南市、即墨市和膠州市占據了全年銷售面積的前四名,全年的銷量都在170萬㎡以上;主城區中銷售量最高的是李滄區,超過173萬㎡,在各區市中排名第5,另一個全年銷量過百萬平的主城區區市是原四方區,近110萬㎡。
從房價上來看,主城區五區2015年的商品房銷售均價全部過萬。市南和嶗山依然是最高的兩個區,分別達為22315元/㎡和20346元/㎡;原市北區和原四方區房價分別為15277元/㎡和12312元/㎡;李滄區2015年的商品房銷售均價剛剛過萬元,達到10002元/㎡。郊區各區市中房價最高的是原黃島區,為8542元/㎡。
具體到各商品房樓盤的銷售成績來看,2015年青島市銷售業績最高的商品房樓盤是位于市南區的華潤中心,超過了21.8億元,華潤中心在年度銷售面積上沒有進入前十,不過卻憑借著高單價登頂年度業績銷冠。
而位于西海岸的萬達維多利亞灣和東方影都兩個萬達的巨無霸項目,在2015年的銷售面積分別超過27萬㎡和19萬㎡,是銷售面積最高的兩個樓盤,不過由于價格不高,所以在總的業績上被華潤中心超過,分別只能排名第六和第二位。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