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時間賽跑!警醫聯動暢通“急救通道”
●通過信息實時共享、疏通堵點等,讓“救死扶傷”再快一步
●截至目前,全市共處置危難求助交通護導警情3190余起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警醫聯盟聯動機制暢通“生命救護通道”
●2024年5月,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市急救中心建立起“生命至上 暢安護航”警醫聯盟聯動機制,通過統籌公安交警、衛生醫療機構各方資源和力量,實現緊密協作、相互支撐、常態運轉
●截至目前,全市共處置危難求助交通護導警情3190余起。其中,急救護導急重病患、傷員、孕婦等警情2600余起,救助事故受傷警情590余起
孩童高燒暈厥,孕婦分娩,工人斷指受傷,老人心梗……無論是在送醫途中還是在救援路上,時間就是生命。在車輛川流不息的城市交通網絡里,如何讓“救死扶傷”再快一步?
面對突發情況,青島“生命至上 暢安護航”警醫聯盟聯動機制總能在關鍵時刻,以雷霆速度與無限溫情,為危重病患者、傷者開辟出一條條生命通道。同時,持續優化的道路交通也在為急救助力,讓希望在城市中傳遞。
信息實時共享,讓急救流程無縫對接
4月11日17時45分,公安交警市南大隊寧夏路中隊接到市民緊急求助,稱車內有一名眼部受傷的人員,急需趕往醫院救治,當時車輛正行駛在環灣路上,由于正值晚高峰,道路擁堵,擔心延誤治療,便向交警求助。接到求助后,寧夏路中隊迅速調派鐵騎隊員前往福州北路接應。會合后,交警鐵騎開啟警燈、拉響警報,在車流中開辟出一條“綠色通道”,一路護送患者前往醫院。原本晚高峰時段需要15分鐘的路程,在交警引導下僅用5分鐘就安全抵達。
這樣的“速度與溫情”時常在青島街頭上演。2024年6月11日,公安交警特勤大隊護送急癥昏迷兒童緊急就醫;7月29日,公安交警支隊指揮中心通過視頻監控追蹤送醫車輛,沿途進行信號綠波保障,同時調度特勤及市南、市北、城陽大隊鐵騎進行沿線護導;8月2日,公安交警市北大隊鐵騎隊員一路疾馳交替護導,沿途執勤警力快速疏導路口車輛,僅用7分鐘就將一名孕婦順利護送至醫院;11月22日,公安交警黃島大隊調集鐵騎引導一輛從日照趕往西海岸新區救治中毒幼童的救護車,20公里路程僅用十幾分鐘便順利送達……
為保障急重癥患者、傷員得到及時、專業、有效救治,2024年5月,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市急救中心建立起“生命至上 暢安護航”警醫聯盟聯動機制,通過統籌公安交警、衛生醫療機構各方資源和力量,實現緊密協作、相互支撐、常態運轉。
在一場場與時間的賽跑中,突發疾病的患者、遭遇意外的傷者經由這條暢通的“生命救護通道”得到了及時救治。截至目前,全市共處置危難求助交通護導警情3190余起。其中,急救護導急重病患、傷員、孕婦等警情2600余起,救助事故受傷警情590余起。
除了看得見的交警護導,守護這條“生命救護通道”的,還有很多看不見的“支撐”。警醫協作打通了“120”“122”急救信息銜接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推送、同步調度,公安交警部門采用視頻接力、綠波放行、警車摩托車帶道、警力疏導等多種方法,保障急救通道暢通;急救中心實時提供救護車位置信息,交警部門按照“就近、就優”原則,合理配制并線方案,提升救援效率,切實保障救護車、護送急重傷患車輛的優先通行權。
警醫之間緊密配合、信息實時共享,讓急救流程無縫對接,筑牢生命安全防線。公安交警膠州灣高速公路大隊與醫院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和應急救援綠色通道機制,由院方開通送醫“紅色專線”“綠色通道”,讓急重病患在救治中不受掛號、辦理手續、排隊就診等條件限制,做到快速發現、及時救援、妥善救助;公安交警同三高速公路大隊提前規劃警車護送救助路線,組織民輔警熟悉掌握轄區各點位至附近醫療機構最優路線、常見急重癥狀送醫地點,保障急救通道暢通;公安交警嶗山大隊建立警醫聯動信息平臺,雙方信息實時共享與傳遞,有效提升危重病患救援救治效能……
疏通堵點,讓就醫路更加順暢
交通順暢可以讓生命救護再快一步。近年來,青島公安交警部門通過交通組織優化、交通堵點改造、重點區域擁堵治理、整治車輛亂停亂放等舉措,持續深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進一步暢通“生命救護通道”。
警醫協作促進雙方共同排查整治醫院內部及周邊通行路線交通安全隱患,通過優化院區交通組織,有效暢通就醫“綠色通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位于合肥路,日門診量較大,雖然院內泊位數有2000余個,但由于使用效率和周邊設施原因,停車場資源仍然不足,致使醫院周邊道路交通壓力較大。對此,公安交警市北大隊組織多方深度排查治理道路交通隱患,優化急救運送車輛進出醫院通道、院內通行路線和急救傷患接送診位置,暢通“生命救護通道”最后50米。同時,采取增設停車誘導屏、延長合肥路中心護欄、設置黃色網格線等措施,實現院內停車周轉高效,周邊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青島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改造交通堵點106處,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同時優化“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服務功能,加快停車資源整合。綜合施策的目的就是緩解擁堵,讓出行更加順暢。
曲阜路、浙江路地處市南區核心商業區,周邊商圈、旅游景點、公園、醫院聚集。旅游旺季期間日均人流量超8萬人次,機動車流量超5000輛次,多向車流交織導致常態化擁堵,區域交通承載壓力突出。為緩解這一問題,公安交警市南大隊經實地調研,對曲阜路、浙江路設計實施了微循環。試運行監測顯示,高峰時段通行效率提升約35%,交通事故發生率下降42%,公交車輛準點率提高28%,行人過街等待時間縮短至90秒內。
實行警醫聯盟聯動機制打通了事故發生、院前急救、院內醫療的救治鏈,遇到特殊患者可提前進行預警,院內做好救治準備,為挽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此外,為了讓協同救護更高效,市急救中心組織開展交警一線警員急救相關知識技能培訓,提升一線警務人員急救知識積累和急救業務能力。公安交警部門針對120駕駛員進行駕駛技術、交通規則和車輛保障檢測培訓,著力提升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水平。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市民在日常出行中主動為救護車、消防車等應急救援車輛讓行。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