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戰略推動下,切實提升青島地區醫療服務水平,2025年4月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選派首批21位頂尖專家進駐城陽人民醫院,涵蓋17個重點學科,以"組團式"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這支國家級醫療團隊將通過常態化坐診、疑難病例會診、學科建設指導等方式,讓島城市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與北京同質化的醫療服務,標志著城陽區醫療水平邁入新發展階段。
國內知名專家“家門口”坐診
“李教授為我看完診,我對自己的病一下子有信心了!”
“這些年去了不少醫院,治療效果都不理想,這次李教授對我的病情進行詳細分析,對治療方案做出了調整和建議,這趟來得很值。”
“李教授真的非常耐心、專業,對我們感同身受,真的很感動”……這一句句溫暖的評價,發生在4月10日上午的城陽人民醫院北大專家門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青島醫院執行院長、消化疾病中心MDT平臺負責人李澍教授耐心、專業地對每個患者詳細看診,給出診斷說明與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案,讓他們期待而來,滿意而歸。“我的期望是將全球最規范、最先進的理念帶到城陽人民醫院,把這當成自己的科室,實現同步發展,將醫院的層次整體提高。”
4月10日上午十一點多,李澍教授已經接診了13名患者,對于在城陽人民醫院出診,他有著自己的體會,“有些病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方式,可以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消化疾病中心MDT平臺負責人,李澍定期在青島醫院接診。“我們團隊都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精英,其中很多人‘一號難求’,有的可能得排隊到第二年。”李澍說,“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有著較完善的硬件設施和醫療團隊,我們計劃展開更深層次交流,促使東西院區達到‘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標。”
近年來,胃腸腫瘤成為腫瘤發病率排名前三位的病種,收治的胃腸腫瘤患者也呈現明顯增多的趨勢,“患者以中老年群體為主,但有年輕化的趨勢,我接診的最小患者年齡僅16歲。”李澍介紹,“胃腸腫瘤的多學科診療模式也將在城陽人民醫院實施,由多學科共同參與,并在治療中保持平行走向,讓患者不多跑路的情況下得到最適宜的治療,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專家將常態化在城陽人民醫院開展門診、手術、查房。李澍表示,這支全國一流的隊伍,能給青島乃至周邊的患者帶來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優質資源共享 選派醫護人員赴北大人民醫院進修學習
北京專家的到來也讓城陽人民醫院醫生感到了“專、全”,邱文亮醫生就是其中的一員,4月10日這天,他跟著李澍教授出診。“李院長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精準鑒別復雜病因,并深入淺出地為患者解析病情。這種"師帶徒"式的指導,讓我在專業知識與診療思路上獲益良多,極大提升了臨床判斷能力。”
“北大人民醫院是國家醫療‘第一梯隊’,有的學科是院士團隊或者是準院士團隊,首批來出診、查房的有胸外科、骨創傷、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肛腸科等17個學科,每天都有相應科室專家坐診。” 李澍說,
“下一步,將選派醫護人員赴北大人民醫院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各學科發展水平,常態化開展診療工作,建設‘成規模、成體系、成品牌、成輻射力’的重點學科群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醫療、科研與教學高端平臺,快速提升臨床技術和醫療服務水平。”李澍表示,“我們將推動綜合診治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便捷、滿意的診療服務。”
依托于“國家隊”實現 同質化管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麻醉專家梁永新教授團隊已正式入駐城陽人民醫院,開啟了兩院區醫療資源深度整合階段。團隊將著力推進"四個統一"標準化建設,重點打造特色亞專科,填補區域技術空白。依托舒適化醫療專業優勢,創新建立覆蓋診療全流程的多模態鎮痛管理體系,通過無痛技術普及和個性化方案制定,顯著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這一合作將全面提升區域麻醉醫療服務能力,加快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高質量醫療生態體系,加速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由北大人民醫院常態化派駐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來院指導工作,建設重點學科群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醫療、科研與教學高端平臺,集中力量開展疑難危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開展前沿醫學科技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快速提升臨床技術和醫療服務水平。島城市民足不出省可享“國家級”專家診療服務,減少跨省就醫的奔波和成本。
本周4月11日-4月13日,還有學科的權威專家將陸續來到城陽人民醫院開診、手術,包括創傷骨科張培訓、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余兵、肛腸中心王有利、神經內科李華軍、腎內科王磊、胸外科周足力等專家。未來,專家陣容還將持續擴大,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有就診需求的患者可及時關注醫院官方渠道公布的專家坐診信息,提前預約掛號。文/李春燕 顧青青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