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為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宣傳月,10月18日為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宣傳日。昨天,市婦兒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專家介紹,乳腺癌發病有11種誘因,20歲以后發病率上升,45~50歲發病率較高。
乳房紅腫竟是乳腺癌
今年52歲的李女士住在省內一城市,6月初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自己一側乳房發紅、腫大,幾周內彌漫大半個乳房。李女士被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乳腺炎”,并接受抗炎、外敷中藥治療,4個月過去了病情卻越來越重,并摸到左側腋下腫大的淋巴結。近日,李女士在青島婦女兒童醫院乳腺科就診,專家依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病理檢查診斷為炎性乳腺癌,并進行正規的綜合治療。
市婦兒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專家禚守榮介紹,炎性乳癌 (簡稱IBC)是一種少見的臨床類型,占乳腺癌的1%~6%。疾病進展快,預后差。診斷主要依據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及病理確診。主要的臨床表現:乳房迅速增大伴有皮膚的紅腫熱痛及橘皮樣外觀,由于其惡性程度高,病理切片見癌細胞呈彌漫性,乳房和乳房淋巴管內充滿大量癌細胞。因其十分類似急性乳腺炎,所以經常出現誤診。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禚守榮介紹,乳腺癌的發病與遺傳、環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有關。已知的幾種誘發乳腺癌的主要因素有:(1)年齡:在女性中,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20歲以后發病率上升,45~50歲較高,但呈相對的平穩,絕經后發病率繼續上升,到70歲左右達最高峰。死亡率也隨年齡而上升,在25歲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時始終保持上升趨勢。(2)遺傳因素:家族的婦女有第一級直親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3)其他乳房疾病:有的良性腫瘤或者是非典型性乳腺增生,沒有經過合理的治療,可能會轉化成乳腺癌。(4)月經初潮年齡:初潮年齡早于13歲者發病的危險性是年齡大于17歲者的2.2倍。(5)絕經年齡:絕經年齡大于55歲者比小于45歲的危險性增加。(6)第一次懷孕年齡:危險性隨著初產年齡的推遲而逐漸增高,初產年齡在35歲以后者的危險性高于無生育史者。(7)絕經后補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長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8)口服避孕藥。(9)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飲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10)飲酒。(11)體重增加可能是絕經期后婦女發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乳腺疾病主要有哪些
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發育不良、乳腺畸形、乳腺炎癥、乳腺結核、乳腺增生、乳腺腫瘤等。其中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是常見的乳腺疾病,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率很高,約70%~9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問題,只有3%~5%的乳腺增生病會轉化成為乳腺癌,絕大多數的乳腺增生病都可以治療。
市婦兒醫院乳腺科定于10月12日至18日舉辦粉紅絲帶乳腺疾病防治公益宣傳活動,為前來就診的女性患者免掛號費及部分檢查費。 (記者 王磊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