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8.4萬件
青島知識產權工作亮出成績單 多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
在第25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2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青島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工作情況,發布《2024年青島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青島市知識產權工作在2024年取得顯著成效,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4萬件,同比增長14.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1.57件,知識產權領域多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有效商標注冊量達54.4萬件,穩居全省首位。我市將持續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體系,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去年全市商標注冊5.5萬件
2024年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4萬件,同比增長14.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1.57件,全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894件,各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2024年,全市商標申請7.9萬件,商標注冊5.5萬件,有效商標注冊量達54.4萬件,居全省第一。15個項目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獲獎數量全省第一。
我市地理標志培育穩步發展,目前,全市已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9個。膠州大白菜入選“好品山東”,膠州大白菜、寶山蘋果、寶山藍莓入選山東省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案例。
2024年,全市版權作品登記11萬件,較2023年增長37.5%。出版圖書5577種(次),6個項目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兩個選題入選中宣部重點出版物選題。
在涉農知識產權方面成果豐碩,我市11個主要農作物品種通過審定,104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獲登記。發布農業主推技術(模式)36項。組織立項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項目2161項。
全市累計獲評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39家、工業設計中心10家。“國信1號”“深海一號”“海葵一號”超大型熱等靜壓裝備等一批“大國重器”從青島走向全國。
全市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總數達到149家;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獲評優秀,占全省1/3。
知識產權激發創新活力
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盤點入庫24所高校院所2.2萬件存量專利,備案新增專利密集型產品482項,獲認定51項,產品產值達118億元,同比增長54.6%;推動高校發布許可354項,推廣高價值專利800余件; 9項專利導航項目被評為省級專利導航項目;全市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達290家,居全省第一。
市委宣傳部放大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優勢,聯合出品、攝制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南來北往》《父輩的榮耀》3部作品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AI閱讀融合出版平臺”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工程·數字出版優質平臺。
市科技局布局百項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鏈接山東科技大市場,啟用海洋科技大市場;獲批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21項,推動建設省成果轉化聯合體、產業化基地、中試示范基地和概念驗證中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進2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5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累計突破行業共性關鍵技術50余項,遴選發布青島市創新產品900余項;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建設,推出時速450公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
青島自貿片區聯合濟煙片區成立“山東自貿區專利轉移轉化聯盟”;發布首批《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供需清單》,項目市場價值總和超億元,部分單個項目市場價值達2000萬元。
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
高標準建成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局、司法部聯合批復我市為首批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青島市、青島西海岸新區為全國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地區。
市委宣傳部推進“劍網2024”專項行動,關停違法違規網絡書店20余家,查處網絡侵權盜版案件8起,我市版權行刑銜接工作經驗入選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市農業農村局開展種業執法行動,查辦違法案件129起。市市場監管局辦理知識產權案件608件;在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中連續五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表揚。
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082件,審結1027件。中級人民法院設立6個巡回法庭,赴濰坊、煙臺等地開展知識產權案件巡回審判,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半島新樣板”。全市檢察系統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39件,辦案規模位居全省前列。市公安局開展“昆侖2024”專項行動,偵破全省首例假冒服務商標案件。青島仲裁委員會受理知識產權糾紛案件36件,審結34件,標的額1220余萬元。
青島知識產權法庭每年大概審理知識產權案件1000多件,涉及到植物新品種的案件每年80件左右。青島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充分利用證據保全、調查取證、委托鑒定等手段,加大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種子套牌侵權、重復侵權等行為,推動涉農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助力種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其中黃瓜“德瑞特79”、玉米“偉科609”、甜瓜“博洋9”、大豆“齊黃34”等案件先后入選“全國法院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青島法院依法準確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從嚴懲治涉農領域的侵權假冒行為,先后審理了“先正達”“中化化肥”“茂施”等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等典型案例。
全市檢察機關聚焦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重要經營信息,尤其是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技術秘密,常態化開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專項活動,全力保護創新成果。
市公安機關堅決守牢知識產權保護“最后一道防線”,圍繞農資、建材、消防、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偽劣產品等犯罪;圍繞機械、汽車配件、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重點產品,依法嚴厲打擊假冒注冊商標等犯罪;圍繞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領域依法打擊侵犯商業秘密、假冒專利等犯罪,加強科技創新成果刑事保護;圍繞圖書、音樂、視聽作品等重點領域,依法嚴厲打擊侵權盜版犯罪。全市公安機關將持續開展“昆侖”等系列專項行動。同時,進一步強化涉企服務,加強部門協同,推動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與行政保護、司法保護等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 記者 陳小川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