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興產業“領跑”現代服務業“擴容”未來產業“萌芽”
全力出“招”,首季72個優質項目落戶嶗山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扎根嶗山、立足青島、面向全國,我們將加速布局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打造世界一流的低空云服務提供商。”在日前舉行的2025星圖低空云發展大會(青島)上,中科星圖高級副總裁陳偉介紹了公司圍繞低空經濟的前瞻性布局。當天,由陳偉出任董事長的中科星圖旗下子公司——中科星圖低空云科技(青島)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嶗山區,項目注冊資本1億元。
這是嶗山區以高質量項目做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一個縮影。在全球科技與產業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抓產業、抓項目、抓招商成為國內各大城市間的一場激烈競賽。今年以來,青島召開多場重要會議,對“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調一以貫之。嶗山區把招商引資提質增效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創新招商方式、精準對接優質企業,成功推動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高質量項目向嶗山區集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72個優質項目落戶嶗山區,其中總投資過億元項目49個,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聚焦重點產業招新引優
2月26日召開的全市高質量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會議指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全力招引落地一批高質量項目,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全市發展重要增長極的嶗山區,招引什么樣的項目,才能在全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走在前、當排頭”?從一季度的招商引資成果中或可看出端倪——落戶項目涵蓋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海洋生物醫藥、現代金融、文化旅游等嶗山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其中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占比達到48.6%,現代金融、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占比為23.6%。
緊盯新興產業抓招商,嶗山區正加快推動新興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以虛擬現實產業為例,歷經9年實踐探索,嶗山區已建立起“硬件—軟件—內容—應用”的產業鏈條體系。“截至2024年底,嶗山區已集聚虛擬現實相關企業137家,虛擬現實產業規模突破220億元。”青島高科園管委虛擬現實產業促進部部長孫明介紹,近年來,嶗山區已先后吸引國內VR一體機第一名PICO研發運營總部青島創見未來公司、國內PCVR頭部企業大朋VR、視聽AR眼鏡天趣星空、圖形渲染算力獨角獸企業云天暢想等龍頭企業,以及國內手柄出貨量第一的歡創智造科技公司、京東方旗下數字藝術引領者京東方藝云、海外新媒體發行運營頭部企業世紀優優等一批產業鏈核心配套及上下游企業落戶。
進入2025年,嶗山區虛擬現實產業鏈條持續完善。向產業鏈上游延伸,3月3日,歌爾股份在嶗山區設立歌爾光電科技(青島)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虛擬現實光學鏡片及模組的研發、生產、制造;向下游應用端拓展,3月14日,上海視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嶗山區注冊成立全資子公司,將利用其空間計算技術優勢,推動結合AI眼鏡的AR+AI數字人伴游在嶗山景區落地,并將國內首款戶外(兼室內)MR商業化娛樂體驗項目“星界之門”導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平行世界主題公園。
緊盯現代服務業抓招商,持續壯大現代服務業規模。現代金融是嶗山區重點發展的7條產業鏈之一,2024年,嶗山區共新引進中誠信指數、海通證券等金融機構及類金融企業173家,總數超1400家。錨定2025年金融機構及類金融企業招引目標,一季度,嶗山區接續發力,共招引總投資過億元現代金融產業項目10個。3月13日上午,國聯民生證券青島分公司開業儀式在金家嶺金融區舉辦。這是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并后設立的首家分公司,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60.46億元,將立足國聯集團全金融牌照資源優勢,通過差異化產品優勢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賦能青島產業升級。
緊盯未來產業抓招商,前瞻布局新賽道、搶占發展制高點。
目前,嶗山區在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等未來產業賽道已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全區涉及未來產業的科技企業達20余家。嶗山區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彭秋媛表示,當前,嶗山區正瞄準未來產業細分賽道,以四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為主力,探索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園,支持未來產業領域的初創型企業集聚發展。
探索招商引資“新打法”
圍繞重點產業開展鏈式招商,已經被證實是招商引資行之有效的好辦法。近年來,嶗山區通過強化“鏈主”招商,靶向招引落地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推動各條產業鏈持續完善。比如,嶗山區鼓勵轄區內的“鏈主”企業深度參與到產業鏈政策制定、招商目錄編制、配套項目招引等工作中來,以更加精準招引落地產業鏈上下游和核心配套項目,帶動產業橫向配套、縱向延伸。
嶗山區還通過強化園區招商,靶向招引一批龍頭型、功能型、平臺型項目落地,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和競爭力。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內的一座“園中園”——青島創盛儀器儀表產業園便是一個成功范例。截至2月下旬,該園區聚焦高端儀器儀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已集聚行業上下游優質企業42家,形成了緊密協作、高效運轉的產業生態。
強化場景招商,實現招商引資、企業發展和城市升級的共贏。不同于傳統招商模式的“政策輸血”,場景招商以開放資源、釋放機遇、激活市場為引擎,引領產業生態從“優惠扶持”向“機遇賦能”躍升。嶗山區在文旅發展、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等領域擁有豐富場景資源,其中在張村河片區,嶗山區洽談的蘑菇車聯項目便計劃依托該區域打造全市車路云一體化建設啟動區。
強化科技招商,搶抓科創大走廊建設機遇,促成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在嶗山區轉化落地。3月27日下午,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聯合青島科創母基金成功舉辦嶗山區“繁星計劃”科技成果轉化路演,聚焦建筑光伏一體化集成技術與示范、二氧化碳制備碳二化學品及微生物蛋白油脂等項目領域,為成果轉化落地、業務開展賦能。“截至今年一季度,產研科創路演行動已成功舉辦21期,近90個科創項目參加路演,成功融資4.25億元,包括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海洋信息等多個‘10+1’創新型產業體系領域的一批科技成果成功落地嶗山區。”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執行院長趙宇波說。
依托金家嶺金融區,嶗山區還強化資本招商,積極采用市場化方式引導私募基金、市屬國企、央企等參與項目投資,為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同時,加快構建基金雁群體系,建立“項目發現—投資培育—產業落地”閉環機制,不斷提升產業引進、培育的科學化水平,為重大項目落地保駕護航。
厚植近悅遠來“營商沃土”
產業基礎優則強鏈招商,資源稟賦佳則場景招商……招商引資方法各異,但其核心仍在于營商環境。先進城市的招商實踐表明,企業投資就像是候鳥遷徙,哪里氣候適宜便向哪里集聚,當政務服務與產業脈動同頻共振,項目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也便水到渠成。
園區是企業落戶、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2025年以來,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進一步把政務服務“搬”進產業園區,通過設立政務服務驛站,把重大項目審批服務鏈條從竣工驗收延伸到投產運營,向企業提供更優、更快、更便捷、更可持續的政務服務,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向園區集聚。目前,該項服務已在綠谷翰章產業園、源嘉生命科技產業園啟用。“我們園區致力于打造青島新興產業集聚地,其中一個重要板塊便是構建生物醫藥產業鏈。”源嘉生命科技產業園運營經理趙學磊表示,政務服務驛站的啟用,為入駐企業帶來利好的同時,也成為園區招商引資的一大“賣點”,成功吸引了一批企業關注園區,共同構建“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良好生態。
把政務服務“搬”進產業園區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延伸了嶗山區政務服務的觸角,更通過“園區事園區辦”的實踐探索,生動詮釋了嶗山區“營商環境即是核心競爭力”的招商邏輯。更早些時候,嶗山區還通過組建重大項目“一張‘點菜單’,全程幫代辦”服務金牌團隊,持續強化大項目、好項目在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強引擎和硬支撐作用。
記者從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獲悉,2025年以來,該局將持續拓展“金牌團隊”服務保障能級,抓牢抓實“一項目、一清單”服務機制,為重點項目提供全過程、定制化、個性化服務清單,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打造“項目管家”隊伍,堅持靠前服務、全程幫辦,緊扣企業所需、立足審批所能,推出一批示范性、標桿性服務場景,定制“重點項目審批服務圖集”,從解決一類訴求到優化一類服務,將解決共性問題的經驗做法固化為普惠性政策,為全市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工作提供更多“嶗山經驗”。
以招商引資這一“源頭活水”,潤澤高質量發展的“廣袤沃土”,新征程上,嶗山區將聚焦全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奮力“項”前沖。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