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孫女士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她前一段時間去香港中路上的一家詩婷美容院去做了泥灸的理療之后,結果腰上起了一個水泡,遇到這樣的情況,讓孫女士感到十分擔心,年輕的孫女士害怕這樣的水泡在以后會留下疤,因此撥打了半島都市報熱線96663求助。
做泥灸結果身上起水泡
孫女士告訴記者,她之前的時候在這家美容院辦了一張會員卡,在7月5日的時候,她到店里面去做美容,當時店里的工作人員推薦給她做一個泥灸,把一塊熱泥敷在腰上進行理療,敷了一段時間之后,做完理療之后,孫女士的腰上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水泡,并且沒有消退,這讓孫女士感到十分氣憤:“當時的時候我就說了覺得燙,他們說這是正常的反映,敷完之后,身上就起了一個水泡,當時他們也沒有給我做一些善后措施。我前一段時間去找過他們,他們說是我自己身體的問題,我覺得是他們操作不當造成的,現在去醫院檢查,說是二度灼傷,傷得挺厲害的,我這么年輕,真的害怕以后身上會留下疤。”
回應:正在協商和溝通中
記者看到,根據君良燒傷醫院做出的相關鑒定,孫女士為二級灼傷,腰部的傷口為7平方厘米大。對于孫女士遇到的問題,記者聯系了這家詩婷美容院,詩婷美容院的店長對此進行了回應:“這位顧客我們了解她的情況,平時我們給很多的顧客都做過這個泥灸,其他顧客的反饋都挺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這位顧客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她的身體濕氣太重造成的,然后她就覺得是我們的問題,知道她出現了這個問題之后,我們也給她做了一些恢復性的措施,但是后來這位顧客就不再來了,現在我們還在積極地與這位顧客進行協商和溝通。”
對于美容院的回應,孫女士表示將會繼續進行維權。
醫院:做理療的灼傷患者每年有一百多例
那么孫女士做泥灸身上被灼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青島君良燒傷醫院的杜院長表示,每年因為做理療被灼傷燙傷到該醫院就診的市民有一百多例,一方面是因為做這些理療的市民身體本身存在一些慢性病,在做完理療之后身體會出現一些起泡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市民對于理療造成的身體損傷不重視,也有可能是操作不當造成的,但是很難說到底是那種原因。
“一些市民在做泥灸、艾灸或者拔罐的時候,身體已經覺得很燙了,但是他們都覺得這是在治病,對身體好,就一直咬著牙在忍,結果忍著忍著就超出了他們的身體承受能力,畢竟這些理療的溫度都很高,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對身體肯定有損傷。至于是不是因為美容院操作不當造成的,泥灸時敷熱泥的溫度、敷熱泥的持續時間以及顧客自身身體承受溫度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我們不知道當時是怎么做的泥灸,所以我們也不好說灼傷到底是誰的原因造成的。”杜院長說。
醫院的診斷書。
做理療需要專業人員指導
記者從青島君良燒傷醫院了解到,作為專業救治燒傷燙傷的醫院,接收的患者當中包括大量的因為做艾灸、拔罐、泥灸、三伏貼以及老人們使用的一些電動理療儀器造成的燙傷灼傷患者:“根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這種燒傷灼傷的市民很多,多的時候一個月得二十例,少的時候一個月也有三五例,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最終的患者會達到三級灼傷,這樣就會給自己留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跟大部分患者都是缺少專業的理療知識,他們覺得是越燙越好,時間越長越好,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些治療方法如果過度使用的話,就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所以這些理療也要適可而止,如果身體覺得快受不了了,一定不要咬牙忍著,要跟理療人員說明情況。如果在做理療的時候身體出現水泡,一定要避免感染,盡快到醫院進行治療。”杜院長提醒廣大市民,在做艾灸、三伏貼以及泥灸等理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可而止,并且要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理療。
相關鏈接
泥灸對身體有益但應謹防灼傷
記者咨詢了具有多年從醫經驗的島城老中醫祝大中大夫了解到,泥灸是一種在人體特定部位通過用泥藥熱灼和熨燙刺激,以達到治病防病的治療方法;因其形狀如泥,顧名泥灸。泥灸是傳統蠟灸的基礎上加上多種中草藥粉配置而成,但是泥灸是由多種中藥組成的藥方,不一定每個人體質都合適泥灸,因此在泥灸的使用過程中要謹防灼傷燙傷。而且,做泥灸一定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來進行指導,如果技術人員操作不當的話,很容易造成燙傷灼傷。
尤其要注意的是,局部皮膚破損或急性膿性炎癥禁用;有出血傾向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使用泥灸出現不適或過敏應停止使用,如果泥灸后身體出現異常應該盡快到醫院進行救治。
(半島記者 潘立超)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